每年,考生参加完一次自学考试后,等到成绩揭晓后,无论有没有通过所报考的科目,一些考生都会进行总结,从而规划下一次的报考以及复习。
不难发现,不少自学生在对待诸如考试大纲、教材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 以“纲”为纲。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和考试的指南,考试大纲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许多自学者对考试大纲很少问津,以致问及考试大纲内容,大都一脸茫然,不知考试大纲作用何在。
各科考试大纲在概括教材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制订了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内的考核目标,规定了最低限度应掌握的知识内容、知识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自考生若能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弄清考试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考核目标,并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从教材实际出发,拟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水平,主攻方向明确的学习计划,从而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主动性、实效性得到全面加强。
当然,教材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和自考试题难易程度不是一个概念,每个能力层次都有难易程度的区别,每位自考生都可以从自己实际水平出发,找到学习和考试的切入口。以“纲”为纲,分类推进,考试大纲帮助自学者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和怎么考的难题。
2.以“本”为本。
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阅读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环节。认真领会了教材的内容,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扎实地掌握本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通弄懂,就忙于作复习题、作业题,甚至阅读其他教学资料,必然事倍功半。“ 这充分说明以”本“为本,吃透教材的重要性。吃透教材,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认真研读教材。自考生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明确课程特点、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参照老师课堂讲解,在逐节逐章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理出知识重点,理清各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进而将教材内容概括成结构有序的知识网络,这样做,既能从整体上掌握学科的知识框架,使课程内容一目了然,记忆起来非常方便。
二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将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弄懂教材中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科学准确的表述,围绕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通过作业练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等操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辨别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要处理好教材与教参与练习册的关系。原则上说,教参是学习教材的辅助,它服务教材而不能取代教材,自学者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教参,每学科选择一、二种即可。
3.学会学习。
对自考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具深远意义,会学者终身受益。要学会学习,就要学会打基础。学会打基础,必须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打基础的本领,打好基础不容易,基础知识常因看似容易而被人忽略。
从表面看,“识记”无非是记忆、背诵而已,仅属一般的能力层次,似乎并不重要。但从深层次探究,属于识记范围的内容无一不是基础之基础,无一不是解题的钥匙,即使是大题也往往是几个基本概念的综合。
不少自考生正是由于忽视识记,不会表述,翻开课本似乎什么都懂,拿到试卷却什么都说不上来,终因基础不实而饮恨试场。
4.持之以恒。
自考前夕,自考生全身心投入复习迎考。有的自考生挑灯苦读,夜以继日,由于平时未曾放松,加之考前的奋力冲刺,他们终于以优良的成绩顺利通过各科考试,赢来了胜利的微笑。有的自考生也同样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可惜因为平日从未抓紧,仅寄希望于考前这一搏,到头来谈考色变,乱了方寸,结果考试一败再败,落了个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无奈。
自考一关连一关,自考生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依据考试安排,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生活。做到认真听好每一堂课,独立完成每一次作业,努力抓紧每一节自修,做到当日功课当日清,不留知识死角,不留能力空白,要做到这些,必须自觉遵循教学规律,努力促进良性循环,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步攀登,不教一日虚度,最后胜利基于我们每一天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