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等84所学校的86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
本次比赛上海交大派出了由土木工程系曾凡云和建筑系潘群、张帆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参赛,他们在以宋晓冰副教授为主的教师团队指导下,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不断尝试、改进、创新,最终顺利完成比赛,并以巧妙的作品设计、精湛的制作工艺、突出的结构性能和稳定的现场发挥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上海交大也因此成为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自举办以来唯一一支连续六届均获得一等奖的高校,其他高校的指导老师都称呼宋晓冰老师为“金牌教练”,而上海交大的“金牌神话”仍在延续。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重点资助。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影响力日渐扩大,吸引了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前来参赛,竞赛知名度和认可度更是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是目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赛事。
本届竞赛的主题为“承受泥石流撞击的吊脚楼结构”,要求结构顶部承受50kg的竖向荷载,而在底部吊脚层需承受从30°斜坡滚落3kg铅球的冲击荷载,冲击高度由400mm到800mm,再到1200mm逐步升高。经过宋晓冰老师的专业指导以及参赛队员们的不断试验和摸索,上海交大参赛团队最终确定了本次比赛中采用的吊脚层“一拉一压”的结构体系。
共计12小时的模型制作以及10月27日至28日为期两天的激烈比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传统强队因为结构自身的缺陷,在比赛中失去了其竞争优势。在强大的压力下,倒数第六个出场的交大学生用稳定的发挥征服了全场,并最终以优异成绩第六次获得了该项赛事的一等奖。
上海交大结构设计竞赛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共举办过10届校级比赛。自2003年首次组队参加第一届华东地区结构设计邀请赛以来,上海交大以组织参与专业竞赛为切入点,有效提升学生竞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上海交大代表队共参加了8届华东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6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3届亚洲地区结构设计邀请赛,累计获得8个一等奖和6个二等奖。